說實話,前世的王佑佑並不是北方人,她是一個西南地方的人。她對於北方蘑菇的了解也都是來自於網上。
並不是說她對北方的榆黃蘑和北方的物種不了解,而是她對北方的一些吃食其實還是有一些排斥的。這其實很容易理解,因為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,就像北方人從來不理解,西南地區愛吃折耳根。
所以她一路走一路看,看到了許多的樹木。北方大多是溫帶大陸性氣候。所以他都以闊葉林為主。物種她熟知的也就只有那個林蛙。還有一個像小龍蝦的東西,她不知道叫什麼名字。聽說那小東西對水質要求極高。
當然王佑佑也只是聽過,並沒有看過。所以真正走在這一片大樹林里,她依舊每一次都會震撼。因為在南方大多數目都比較繁茂,而且其中摻雜着許多的苔蘚類之類的生物。樹種比起北方來說南方還是比較潮濕。
王佑佑一邊走一邊看,就看見有一處異常的潮濕,樹木比較繁茂,綠葉也比較多,甚至草都比別的地方要深一點。
然後王佑佑跑過去就發現了,那裡有一棵爆滿的魚黃蘑的樹。然後她就發現她的小籃子根本裝不下。而且現在是古代距離現代的時候,有幾千年,她對北方的認知也是來自於幾千年後對北方知識的了解。
於是某人就把所有的魚黃蘑都給收了起來。不是因為她喜歡吃,而是因為她覺得以後這個東西能夠用得上,畢竟以後是要逃荒的。
古時候的逃荒和現代的逃荒其實有很大的區別。就古代的時候人力科技並不發達,而且古代的時候,因為醫學技術不是很成熟,大多年齡都在40多歲,就已經去世。
更何況在這種情況下。即使她的超市裏面有一家隱藏的小藥店,才發現不久。她也用不了,因為在這個社會上所有不合理的東西出現,它就是一個錯誤。
不要想着穿越過去就能幹翻原著,你也不想想人家在那兒生活了幾十年,周圍的人事,事物,都不是你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自以為是的穿越者能夠改變的。
古代易子而食,又豈是說說而已。縱觀歷史來看,從一場場王朝更替的戰役,從一次次中原人數的變化,再從一次次戰爭和流血和一次次史書上的記載,就可以看出無論是天災人禍還是戰亂,對於百姓來說都是巨大的災難。
而她現在要做的就是除了她自己,不能讓任何人發現自己的異常。也就是說她可以囤吃的,但是只能囤她找得到的她能夠得到的東西。像她空間里的那些食物,就根本不能動。
甚至像那些精米白面,根本就不能拿出來。先不說就算,是現代社會,那些精米白面也是經過處理的,原始的白面本身就有點發黃。更別說像這個吃糠椰菜的環境下,甚至有的人家連米殼都不會退,直接沖成米糠來食用。
所以想要吃飽穿暖談何容易?在這種不發達的社會,即使是在平行時空,也許文字上能夠克服,但是在生活環境歷史文化上是完全不能夠應和這個時代的。